公告:
精彩视频

下止点(downstop)的妙用

查看: 24625|回复: 55|   [复制链接]

sam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2:08: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感觉越说越复杂了,“55”说的“前珠差锁紧,导致后轮动力高与前轮动力,就出现甩尾现象“好像也合理了,但我跑起来就是后珠差锁紧更容易出现甩尾
是不是和操作手法和路线有关咧?比如我的操作感觉是漂着点跑的,减速入弯角度较大(有点推着头的,因为我若想按所谓标准的外内外过弯,车速觉得要减得很低),弯中加速甩尾,然后稍减速稳定车子,再加速用较小的角度出弯,(也许这很业余,但我跑的确是这样过弯较快,不过失误率有点高,a兄和各位高手别笑话)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2:18: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回复 38# 的帖子

甩尾(转向过度)是前轴和后轴抓着力差异做成(前轴抓着力高于后轴抓着力),和前后轴动力输出分配没有绝对直接必然关系(关系是有,但不是直接的)。你的例子在理解上有误点,前差速锁紧而导致内侧轮胎打滑只代表有动力浪费了,并不代表后轮动力就会高于前轮动力(还要看后差速的效率而定),而如前所述,即使真的后轮动力高于前轮动力,也不一定甩尾(也可以是推头),完全视乎车子其他(更重要)设定有否用尽了其中一方的抓着力而定。所以,我仍是认为用锁差速的方法来调转向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并不可取(当然那完全是我个人意见)。

还有,调整车架目的是改善过弯速度,不是调整动力利用率(虽然那是良好速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本帖最后由 anordinaryman 于 2008-9-18 12:27 PM 编辑 ]
xuzb2000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5:07: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我觉得这样的讨论非常好,至少可以纠正很多理论上的错误理解。
那么请问A兄,什么时候进行差速调整是直接的方法呢?就是遇见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调整珠差的呢?
pt32503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5:36:5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又来凑热闹了,差速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左右轮的不同步而产生的装置,但是现在的珠差设计导致动力会无法完全传到轮子,因为珠差片会打滑。如果珠差太松车的动力损失就会很大。个人感觉如果在不是太平整的路上没有差速,特别是后差速,车子会很不稳定,连走直线都困难,过弯时差速越紧由于左右轮不同步损失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而且前差速越紧,过弯就越稳定,比较不容易甩尾。因为锁紧前差速就限制了以前轴中心为圆心的车的转动。而对于摩擦力的影响我就没有说法了,根据物理规律,静摩擦力的上限比滑动摩擦要大,所以能使轮子和地面不发生滑动是尽量增大摩擦力的关键。这跟差速到底有关系吗?高人指点下吧?

[ 本帖最后由 pt32503 于 2008-9-18 03:41 PM 编辑 ]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5:41: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回复 43# 的帖子

加油而架车唔多去(假设电机/齿比正常),是差速太松,内侧车轮打滑,是差速太紧。一般在不太松和不太紧之间一段范围内,令差速能畅顺运行就可以了。这里也有过文章讲述如何调较差速松紧的,搜搜看。
xuzb2000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6:09: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那我这样理解是否可以呢?
在车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要调整甩尾或者推头的问题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车架本身上而不是动力系统上呢?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6: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回复 46# 的帖子

全中!
sam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8 17:46:2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贺州
先牢记吧,慢慢消化……
发表于 08-9-18 17:58: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em16: :em16: 11111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8-9-19 09:42: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回复 41# 的帖子

对不起,忘了回答你的问题。

1)入弯(第2阶段)推头,表示减速(第1阶段)犯错,一是减速不够或是车子调得不好(如后轴下止点设定得太大限制了避震机伸展行程使刹车时重力前移不足),令前轴得不到足够抓着力。

2)弯心(第3阶段)甩尾,是入弯(第2阶段)犯错(推头),令车手不自觉地过度打方向,加上车手在这时会同时减速避免飞出弯外,这样做令前轴抓着力得到改善,出现在弯心时转向过度(前轴抓着力大于后轴)。

3)出弯(第4阶段)只能以较小角度(我的理解是不能把车子指向跑道外侧加速)出弯,是因为弯心(第3阶段)犯错(甩尾),车手被逼提早回中(甚至反向救车),延迟加速,令后轴得不到足够重力转移来增加抓着力。

从上可见每一个阶段都是层层紧扣,每一阶段犯错都会影响下一阶段并付出代价(时间)。这样的过弯当然很有娱乐性,车手需要不断修正救车,亦有可观性(我们看赛车时都喜欢看车手如何在滑出赛道边沿把车救回来),但赔上的就是过弯的速度,用眼看不出来,一打表就知道了。日后有时间,会把外内外过弯路线数据化基础写出来,就会很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anordinaryman 于 2008-9-19 09:44 A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