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又见黑泽明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9-26 22:03:3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先顶再看,否则不尊重楼主!
申一辉 初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0-18 22:03: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又有一段时间未见楼主更新了,经常会来看看,希望楼主加油啊。
开鸟撞飞机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0-18 22: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
申一辉 发表于 18-10-18 22:03
又有一段时间未见楼主更新了,经常会来看看,希望楼主加油啊。

惭愧惭愧,争取这周更一篇
开鸟撞飞机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0-20 10: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16. DN底盘

我没有找到该底盘名字的确切意思,D可能是Dirt,当时N代表什么呢,New吗?无论如何,TRF团队在2010年发布的唯一一款通贩底盘。

58477 Zahhak (2010)
58477.jpg

42167 TRF201 (2010)
42167.jpg

42253 TRF201 XR Chassis Kit (2013)
42167XR.jpg

42277 TRF201XM Chassis Kit (2014)
42277.jpg

TRF211X chassis (environ 1991)
TRF211X.jpg

42288 TRF211XM Chassis Kit (2015)
42288.jpg

该底盘的故事,到目前为止,仅限于在这唯一的一款底盘上,是由设计TRF201的TRF团队设计的。事实上,这款越野车赢得了2010年四月的欧洲大奖赛,Zahhak在随后的几个月便发布了(9月)。

这款越野底盘非常可靠,且性能优越。和最现代的产品比起来,它也仅仅需要几个升级件。当然直接上TRF201更划算。不管怎么说,即使全部原厂,Zahhak也能轻易击败任何中低端底盘,例如全OP的DT-02(DT-02MS)。

而对于TRF201来说,他是当时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后驱越野底盘,这让他在俱乐部级别比赛中大受欢迎。而且它也赢得了2010和2012年欧洲大奖赛,在2013年则以亚军的位置登上世界冠军赛的领奖台。对于传动特性来说,专业车手都会将他和自2004年统治所有世界级比赛的Associated B4联系起来。

TRF201一共经历三次演变。第一次为XR版本,轴距延长了11mm,底盘收窄并且重新设计了底盘中部已容纳跟现代的电池。第二次升级为XM版本,提供了中置马达位,改进了底盘在高抓场地的表现。这个改动迅速蔓延到整个后驱底盘市场,现在所有的厂商都会推出中置马达位的比赛底盘。事实上这主要归功于轮胎技术的进步和地毯越野赛道的普及。越野底盘的结构也越来越接近房车结构。在地毯上,抓地力非常充足,这使得中置马达位比传统的后置马达位获得更多的抓地力。你一定会遇到越野地毯场的,他们管它叫现代RC。

在2015年,田宫发布了TRF201的第三个版本,TRF211XM。事实上它是基于TRF201XM,搭载了新的中央澡盆结构,使用新的更轻更结实的材料。有意思的是TRF211X曾是1992年Dyna Strom的前身原型车的名字。虽然底盘的名字不是完全一样,但是确实让人想起了那美好的回忆。



结论
事实上,DN底盘的存在就是TRF201的街道版。对于该底盘的升级换代和演进都非常少,因为主要的设计步骤都被TRF完成了。就像TA底盘和TRF41?系列一样,只有重大改动会移植到Kit版本。

就像DB底盘一样,DN底盘也证明了田宫进入国际赛事的决心。自2000年来,田宫致力于在房车领域取得世界级别的成绩,使他们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自2010年,田宫在他们的越野底盘上也采用了房车的策略,推出了四驱的DB/TRF501-502和后驱的TRF201/DN。



次回预告:WT底盘
sieg1014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2-12 22:56: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楼主好久没更新了
开鸟撞飞机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2-26 17:02: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17. WT底盘

该底盘的名字出现的很晚,并且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不仅如此,曾经它还被广大玩家误认为是WR-01。这是个长久的误区,因为WR的意思是“Willy Ranger”底盘,而Wild Willy和WR-02的底盘及变种还在继续生产。

WT-01这个命名在2011年才被田宫采用,而且被推广到之前发售的模型中。然而在2011年前只有一款后驱变种发售,其他的四驱变种都在2007年停止生产了。四驱和后驱变种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后驱的前波箱空空如野。这里我准备用WT-01来代指这两个变种。

第一个变种是四驱的,这是1986年诞生于大脚行列的底盘,由BlackFoot(黑足)搭载。

WT-01 四驱底盘
WT-01_chassis.jpg

58231 Wild Dagger (1999)
58231.jpg

58309 Twin Detonator (2003)
58309.jpg

58366 Double Blaze (2006)
58366.jpg

58396 Dual Hunter (2007)
58396.jpg

该底盘的灵感来自于备受欢迎的TL-01,悬挂摆臂直接借用TL-01B。 波箱齿轮来自于WR-02与GF-01。对于GF-01来说,它的四驱系统使用单独一个马达可以被看做是优化过后的WT-01,或者单马达版本的WT-01四驱底盘。

回到这个四驱变种,如果你仔细查看该底盘,你肯定会发现它的前后底盘呈现完全中心对称的布局。如果你已经看过田宫平跑底盘回顾中关于TT底盘的介绍,田宫的财务总监估计也对WT-01的设计欢呼雀跃来着。(尽管TT-01/02与WT-01的产值相差甚远)。

这个完美的中心对称结构有很多优点,但是有一个缺点制约着该底盘的成功。马达需要朝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意味着其中一个马达要反向连接。对于原装的540直流马达当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带进角的马达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它可以拆卸,你还可以针对的反向进角,如果不能,你就只能使用原装的540了。

不幸的是,改底盘发布的时候碰巧遇到了Traxxas的E-Maxx发布。尽管两款模型完全不同,但是人们还是经常拿他们作比较,WT-01显然不占任何优势。不管怎么说,这些模型卖的还算好,多亏了它优秀的耐用度和便宜的价格,当然也少不了它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上奔跑,包括你的后院。

不久之后,田宫就发布了后驱版本的底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由一款模型搭载。

WT-01 后驱底盘
WT-01-2WD_chassis.jpg

58312 Blackfoot Xtreme (2003)
58312.jpg

58498 Blackfoot III (2011)
58498.jpg

58514 Mud Blaster II (2011)
58514.jpg

58523 Bush Devil II (2012)
58523.jpg

在近8年的时间里,该底盘都属于Blackfoot第四代。当时具有标志意义的ORV底盘被这个全新的底盘取代。Blackfoot Xtreme卖的相当好,就像1986年的Blackfoot一样好。Blackfoot第五代在2011年继续使用该底盘。Blackfoot III继续使用1992年的Super Blackfoot车壳加上新的贴纸。而其他的“II版”很快加入了“Blackfoot”阵营,他们也都曾经使用ORV底盘。

在2015年,第三代WT-01变种发布,N可能代表“narrow”(窄)。

WT-01N
WT-01N_chassis.jpg

58603 Volkswagen Amarok (2015)
58603.jpg

这个变种没有什么大的改动,使用了新的前保险杠,使用了TL-01的短摆臂,轮胎则借用具有代表性的1986年Blackfoot的轮胎。



总结
该底盘开始于四驱双马达大脚,但是由于卖的不怎么好,搭载的模型并不多。当Blackfoot Xtreme以后驱的形式再次发布的时候,该底盘开始发力,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田宫在Blackfoot第五代和众多“II版”的80年代模型的时候继续使用它了。

如你所见,这些模型在日本卖的并不好,但是他们在欧洲却非常受欢迎。足够让田宫在2015年发布WT-01N,又一个变种,并且几乎不用什么研发成本。

WT底盘将它的传动系统献给了WR-02,一个非常热卖的底盘。而对于GF-01来说,它可以看做是改进版的WT-01,四驱传动+WR-02的抬头设计。



次回预告:三速底盘
刻命的飞翔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12-28 10:30:0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居然更新了!!爽完三分钟以后继续等下回
blue520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1-6 14:55: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赞!大爱田宫才会如此用心编辑分享,谢谢楼主,很多细节及内容比40周年全记录还详实,大赞!

开鸟撞飞机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1-9 20:46:3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18.三速底盘

让我们乘着时光机回到那个创世纪的80年代

该底盘的名字不是官方的,这个名字也是粉丝给起的,包括该底盘的第二代,2006年的版本,下期会讲到。这是一个令人兴奋且非同寻常的模型,几乎是RC世界的孤本。

在1981年,田宫发布了编号为58028(当时编号为RA-1028)的丰田4X4皮卡Hi-Lux kit套件,至1992年一共又发布了另外3款模型。而且20年后,田宫又复刻了具有代表意义的Bruiser和Montaineer。

58028 Toyota 4x4 Pickup Hi-Lux (1981)
58028.jpg

58029 Blazing Blazer (1982)
58029.jpg

58048 Toyota 4x4 Pickup Bruiser (1985)
58048.jpg

58111 Toyota 4x4 Pick Up Mountaineer (1992)
58111.jpg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这个系列,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就是当时这类型的模型是从未在市场出现过的,从来没有。三速波箱的概念首次进入RC历史,即使到现在也未有人超越。不仅如此,仿真是该模型的代名词:在1挡时4驱介入用于越过障碍或在湿滑路面改善操控性,进入二挡之后以及后面的三档,进入后驱模式以获得更高的速度。该模型对外形上和细节的极致追求导致了它甚至舍弃了差速器。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无法在如此小的桥蛋里再搭载差速机构了。另外该底盘还装备了防水设备盒以保护娇嫩昂贵的电子设备,而这也足以让它行进与几乎任何地形。对于粉丝来说,3速波箱真的是模型机械结构上璀璨的明珠。

前两款模型可以算是该系列的终极形态,尽管Blazing Blazer可以算作是“经济”版(现在来看绝对不经济)。后者没有像前者配备电子调速器,二是直接搭载了机械调速器。这两款模型的前轮可以手动接入或断开动力。简单来说就是前轮可以自由空转以减小转弯半径和减少在高抓地面上对传动机构的压力。这个机构非常仿真,因为在很多四驱真车上同样有这个系统。Bruiser和Mountainner并未配备该系统,但是他们搭载了更强的Mabuchi 750马达,可以提供比前两者的540马达大得多的扭矩。

下面是一些当年的一些照片

01-58028-big.jpg

02-58028-Laurent58.jpg

03-58028-RCGB.jpg

不幸的是这些模型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生产。丰田Hilux和Blazing Blazer在1985年停产,然后Bruiser发布,它发售的时间最长直到1992年停产。然后Mountaineer发布,直到1995年停产。

粉丝需要耐心等待到2006年田宫再次发布新的三速底盘,我们下期会讲。而在那之后又过了6年,田宫复刻了Bruiser和Mountaineer。

58519 Toyota 4x4 Pick-Up Bruiser (RN36) (2012)
58519.jpg

84386 Toyota Mountain Rider (2014)
84386.jpg

以下是三速波箱的细节:
01-58519_gearbox1.jpg

02-58519_gearbox2.jpg

03-58519_chassis1.jpg

该复刻完全复原了原版的传动,并加入了改进:可锁定或解锁的前后差速器(原版不可解锁),使用540马达而不是750那种特殊型号。除了这些改进之外,复刻的版本真的和标志性的原版一模一样。
(译者注:虽然我们有时候会骂田宫不思进取天天炒冷饭,但是这些冷饭是“真香”啊)



总结

该底盘的演进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布前两款模型,第二阶段又发布两款大脚,第三阶段复刻第二阶段的模型。

丰田Hilux和Blazing Blazer是该系列的典型代表,最能代表田宫独特而唯一的工艺水平,令人窒息的细节追求。仿真主要体现在车壳以及内部机械构造上,以至于为了外形的考究放弃了搭载差速,因为那会使桥蛋比例失调。底盘本身则重现了真车使用的板簧悬挂和非承载大梁式车身。总的来说这两款模型属于可动静态模型范畴,从底盘,到机械结构,再到可断开的前桥传动都是那么真实。当然由于过硬的悬挂,它在操控的时候不那么仿真。这是由当时的工艺限制和设计师权衡之后的结果。

丰田Bruiser和 Mountaineer是该底盘的进化,由750马达提供更大的扭矩,又在板簧的基础上增加了避震器。后来复刻的版本又引入了最新的工艺且保留了最精华的部分。

该底盘商业上的成就被其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操控所限制,就如发售期间过短所呈现的那样。然而这些模型又是十分重要的,它展示了田宫在RC比例仿真上面的卓越成就,在车壳极致细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田宫的设计师们对机械结构的仿真同样穷尽所能,在仿真的名义面前即使牺牲“性能”也在所不惜。以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模型至今仍霸占着RC历史上从未有人企及的高峰。没有任何其他厂商可以比肩这样的绝技,甚至没有厂商试图与田宫在这方面进行竞争。除了工艺上的考量,与模型水平相比明显过低的商业回报也阻止了几乎任何人去尝试。



次回预告 2006版三速波箱

saixian214 高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1-9 21:35: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真心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