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RCFans|遥控迷 返回首页

crusaderlyf的个人空间 https://www.rcfans.com/?105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猫猫的养成日记-Schumacher BossCat电越重组

热度 1已有 1350 次阅读09-8-8 12:56 |

猫猫,何者也?

      不说不知道,RC中belt driver(皮带传动)的历史是比shaft drive(轴传动)要长的,HIROBO是皮带车的始祖,源自于84年左右的44B,当时热门的驱动方式是链条传动,链条重而且噪音大,皮带的出现似乎为替代链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轻、韧性足、强度够等等的优点,85年也是个重要的日子,轴传动这种方式由TAMIYA的HOTSHOT首先引入,自此,老式的链条传动,皮带传动,轴传动开始了三分天下之争。当时著名的厂商KYOSHO、AYK、YOKOMO等都有沿用链条传动的习惯,如KYOSHO PROGESS, YOKOMO 834B,AYK VIPER
等等,TAMIYA专注于自家的轴传动(当时的轴不像今天那么粗,充其量就是一根粗一点的铁线而已)。schumacher是老牌的英国厂商,很多老玩家对欧洲的品牌印象比较深的莫过于PB,schumacher等等,让我们惊奇的是schumacher只专注于一种驱动方式,就是皮带,从80年代至今,电车的皮带驱动形式依旧未变。C.A.T,是Competition All Terrain的缩写,意思是全地形竞赛赛车

      讲了一大堆历史,把猫猫的家底细都透露了。猫中有贵族,名为波斯猫,而中文,正好为BOSS猫(CAT),可谓巧之又巧。BOSS CAT分几个版本,最早的Competition Spec,中间的sport, 最后的Works(还有平路车款,在此不表)。Competition Spec和Works 都是顶级的配置,只有细微的不同。

      schumacher1993年在BOSS CAT上第一次用上了carbon fiber的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延续了cat系列的特色。唯一一处大改动就是皮带不再贯穿
底盘上下两部分,同一从底盘上方通过,也是顺应潮流的表现,避免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损伤。皮带上下都有防尘罩盖住,这点和当年KYOSHO OPTIMA MIP系列是一样的。

      车子打散后重装,省略拆卸步骤约千字

史上最复杂的差速,1986年的CAT的差速令人眼前一亮,确实太复杂了,发展到BOSS CAT以后,增强了几个地方,其中BOSS CAT WORKS版本更是增加了金属后传动HUB,可惜我这台车没有,残念。。。可以说,CAT差速结构之复杂让人为之侧目,首先是差速的全部零件


太复杂了,足足超过20个以上的部件

将两个金属差速的两个垫片装好,上珠差油,再放摩擦片

5CM厚的差速齿,没错,的确是5CM厚,就算是比起2WD的车来也足足是两倍有余。

上珠差油、差速


放上摩擦片及扭杯,盖上差速壳,CAT系列统统采用8X16的大轴承,在差速的两边各上一个


差速里的压力轴承是装在传动的轴杯里面的

另一边固定的是用沉头螺丝,这个比较奇怪

完成后将公的部分传动轴装上,一个非常复杂的差速成型了

同理将前差速装好,头差速传动轴中间位置集成了个单向轴承,相当于头单效果,这个设计心思,我佩服

 

接下来是BOSS CAT的后波箱部分,首先是波箱的两块金属侧板,经考证颜色有红色和紫色,其中紫色是works版本专有。


可以看到塑料的轴承固定座,下面白色尼龙制的皮带松紧调节器,分别在两块侧板上固定

波箱的骨架部分是两块塑料板,左右时支撑及防尘,先将一边安装好

 

接下来的部分是限滑的主体,这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结构,零件比较多

用主轴穿好两个皮带轮

限滑盘里面的压力轴承记得上点黑油,上好另一块压力片,然后将组装好的部分先装在一边侧板上,这是个奇怪的顺序

由于说明书表明生涩,顺序有点混乱,有时候必须要自己琢磨来进行安装,将差速转在另一边的侧板上,两块侧板的轴承放好,开始组合,可以看出差速轮由两根平行的皮带带动,受力均匀



中间穿过第三根长皮带,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几根皮带的分布情况

CAT的最后高级作品,配备了碳纤底盘



将波箱固定在底盘上,用一块通道式垫片作为皮带专用的出口通道,如图



原来的大齿有点扫,幸亏和现在齿轮通用,配了84T的,大齿装上效果图

 

盖上后盖,波箱内部结构基本完工了

碳纤制的后避震架和摆臂座,固定好在波箱上面相应的位置


 

这是BOSS CAT的后A臂,后HUB,和现在一般车没什么不用,固定上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摆臂座,和AE RC10等不同的是,是侧面固定得。开始在差速上面的传动轴部分我称之为公的,现在看到的是母的部分


将后驱动轴部分相互咬合好,可以顺利滑动到适合的位置,把摆臂座固定在侧波箱上



底盘的中间部分了,装好下皮带防尘罩,还有两个二楼板的支撑板来固定位置


反面看,这两个支撑板是有玄机的,原来是舵机


二楼板结构简单,所有的CAT 转向部分都是装在上面的

装好二楼板,把上皮带防尘盖装上,看看效果


我这台车的底盘上有个电池座固定孔裂了,正好改造,用压电板,甚至可以装LIPO电池

 

车头部分也是CAT的重头戏,原因是schumacher的可卸力式前臂系统,下面来详细讲解。
首先将前
差速放入波箱,皮带位置也放好,避震架有梢子,可以放上波箱,装好避震架后注意检查左右可以自由开合,CVD由于变化角度更大,基本可以弯到90度


避震架左右时独立的,作用在后面有说明

看看下A臂和上摆臂,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上下臂都是用插梢固定的,没有E夹固定但不容易脱出,如此将上下臂都上好



然后看转向杯,能想象吗,原来转向杯可以长这个样子,体积显得有点庞大,其实是和C座一体化的,上面装了三颗球头,不过重量比较合理。


继续看卸力式A臂的原理,看看没固定之前的开合效果

CAT的可卸力式前臂在以往的车中都有出现,图片上看,避震架是左右独立的,打个比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大家都知道,A臂相当于底,直立的避震架相当于高,避震相当于斜边,刚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两块避震架的底部用一根橡皮筋缠紧,当前A臂受到撞击的时候,以三角形为单位的结构会向后退,CVD随着摆动的角度伸长,当受力过后,在橡皮筋作用下恢复原样。这是我一直钟爱CAT的重要原因之一

避震架上橡皮筋,再看看示例效果




时间关系,已经装好避震,和之前的CAT避震基本相同,采用的可调节孔式的设计,只是更改时依然有点麻烦



前部侧面细节,以及后面大齿电机的位置比一般车要靠后


车架部分完成,看看整体效果





由于结合器的关系,SCHUMACHER CAT的结合器显得另类,在轮毂处用螺丝上紧的,这样的车我记得除了CAT,仅有ACADEMY的SB V2系列buggy是如此


装上轮子后的正面侧面视图


车壳和底兜,CAT独有的线条美感


一台猫猫终于成型,也就是说喂养成功,特此留全身照留念,最后送上我的猫猫合影(不含NIB的CAT 3000)





历史终需不断向前延伸,但是经典永存,如今新推出的CAT SX,虽然名字保留下来了,但是结构上作了很大的改动,完全不同了。资深的玩家都会回想起CAT的一些点点滴滴,希望能从中找回往日的一点影子。


完结,谢谢观赏

3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szbamboo 09-8-8 15:42
英国车的经典味道
回复 crusaderlyf 09-8-8 15:54
cat, cat xl(xls), procat, bosscat, cat 2000, cat 2000ec, cat 2000se, cat98, cat3000, 这是一条很艰辛的道路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