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个人版电动机法则[编译:TAMIYA-J/HIKARU]

12-11-27 15: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57| 评论: 6|原作者: admin

Hikaru:爱小车同志在Rc Fans上向大家提出了由Robotronics的Pro Master引出的马达性能问题。讨论得很热闹,看来大家都开始逐本溯源地对马达的本质开始了研究。正好Tamiya-J同志翻译了RCT的[个人版电动机法则]一共14条,相信对每一个玩EP的人都有助益和启发的。请大家热烈讨论啦~~
同时,感谢Tamiya-J同志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宝贵成果。

原文如下:
<个人版电动机法则>(也不就是这样…)
法则1:电动机的力矩是与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成比例、并在启动时(未转动时)取得最大值。
(根据这个,通常因为电压一定,所以只和电流量成比例)

法则2:要增大电流,可以通过加粗线圈减少电阻、或减少线圈数(线圈的总长度)。或者,增加负荷。

法则3:线圈线加粗了就不要增加线圈数(不减少的话转子里收不进去),相反线圈线改细而不增加线圈数的话,纯粹提高转速会使力矩减小而无法使用,因此请注意。

法则4:一般来说,线圈数越少、转子的电阻越低,导致电流变大、转速提高。

法则5:一般来说,线圈数越少力矩越小,话虽这么说,说到底这是对于做完全相同线径而线圈数不同的转子而言。现实中,因为是低线圈数配合大线径,这样转子的内部阻抗减小,使更多的电流通过,所以力矩、转速都提高,这是常识了。还有,电机的输出和磁铁的磁性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和线圈数的多少相比,磁铁的磁强、转子中的线径(转子内阻)等也是需要注意的。
(特别是TAMIYA的电机,需要注意的是磁铁强度、转子长短因各个型号不同多种多样。)

法则6:相同的线圈数的话,依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的顺序,线径变细,线圈的密度增高。
(*所谓的多重线圈,就是同时用多根线绕成。Double=二重,也就是用2根线同时在转子的芯上绕成。一般而言,虽然是同样的线圈数多重绕线的电感(浅显的说就是线圈的反抗)增加、因此冲击减少,会有柔和的感觉。相反,多数情况下耗电量减少。转子说到底就是线圈,在切换极性时,会包含交流成分。与直流电的“直流阻抗”不同,会有另一种形式的阻抗。详细请参考高频电路的教科书。我是门外汉,只能说明到这里了。)

法则7:总的来说一定程度上多重绕线的话,容易做出动平衡良好、旋转平稳的转子。
(但是一般只做到四重“Quart”绕线,再往下就是看各位的兴趣了)

法则8:进角不象线圈数那样对耗电量、输出有影响。
(如果改变进角而导致耗电量急剧恶化,那是齿数比的责任。通过改变进角可以使空载转速大幅改变,但作为电机基本特性的力矩、输出等不会意外改变。)

法则9:相同的转子,磁铁的磁力强的话,转速、力矩都会提高。

法则10:磁力大小和相距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即使使用相同的磁铁,和转子间的距离(所谓的air gap)不同的话、力矩和效率就会变动。
(一般的,虽说air gap小可以使电动机达到高性能,但如果过窄的话,芯子和磁铁可能会发生摩擦。作为对策,2001年的时候开始,对23圈的stock电机做切削以增加圆度的厂商开始出现(HPI/Orion,Kawada(川田模型)等)。另外,Off road的情况下,由于小石子嵌入而导致失速的危险性很高,本来合适的air gap可能对于off road来说就不对了。 )

法则11:由于电流的影响,正极的电刷比负极损耗快
(最早发现这一点的是,Trinity的D3.5。但是,本来对于电刷来说,是在重要的比赛中稍微跑一点就要更换的东西,因此有这样的话“因此那是什么?”) (译者注:此句甚为拗口,不甚明白,可能是说由于需要经常更换,不在乎那一极损耗更快。)

法则12:温度对电动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所谓的“过热”就是,电机的电阻及电刷的摩擦而带来的温度上升,伴有线圈的电阻增加及磁铁磁性降低等重叠发生的现象。现在23圈电机在跑8分钟后会达到100至150度的无法想象的温度。TAMIYA Sports tuned在盛夏切掉5.0给予勉强能跑的齿数比后也超过80度(译者注:此句甚为难懂,不知道这5.0是指什么,希望大家指正)。要注意540电机也是相同程度。车子行走开始时和结束时如果温度相差50度的话,电机的输出会降低3成以上。
虽然说很少有人能象那样感到力道下降,但这个会使行进时的电池温度上升致使放电特性提高。特别是用现在正成为主流的Ni-MH(镍氢)电池的情况下,比起电池升温来,会显著提高吸收氢的合金的反应速度。但是,行走前电池过度加热以使行走中电池升温超过100度的话,包裹物会破裂,引起电池漏夜等等。这样的电池在下次充电后,就无法再发挥本来的性能了。通常,“爆了”以后就只能去垃圾箱了。根据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测试结果,现在可以说,以3300MH及GP3300为主流的2003年春天的时候来判断,田宫杯那样的全速跑的比赛,40-60度(根据行走时间相应调整)、JMRCA的8分钟比赛30-40度,能调整到这样的温度,那是最佳了。

法则13:无道理的油门动作是电机发热的根本原因。
(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这个很重要)

法则14:再出色的电机,也不能防止驾驶失误(一下子的高速度,对比赛来说毫无意义)
好好理解以上的法则,好好使用干净正确漂亮的电机吧。
<力矩和电机负荷的关系>
正如法则1所写的,电动机的最大特点是,“启动时产生最大力矩”。这是和内燃机构的发动机最根本的不同点,就算头脑里已经知道了,现在还是时常被忘记。顺便提一句,对于内燃机构,所谓的力矩因为是“燃料燃烧的程度”,所以一定程度上即使转速提高(力矩)也可以发挥出来。
举例来说,一般我们想当然,力矩型电机的话就提高齿数比、改造型(调整)电机的话就减小齿数比,究竟那样做有什么意义,大家考虑过吗?
通过改变齿数比调整负荷,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但真正的意义,即通过调整负荷调整通过电机的电流,这点大家也注意到了吗。遥控模型的放大器(电调),不是调整电压、而是仅仅通过控制开关动作的次数来调节电流量,这样的话要让更多的电流通过电机以提高马力,必须同时增加负荷。总之,从追求高输出的角度看,结果是“齿数比高就好”。实际上,在比赛中犹豫是否用高齿数比时,规律就是设置得高一点,这样后悔也会少一点。
但是,过度增加负荷,使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幅超过合理容量的话,线圈升温,从而引起磁铁过热导致电机效率低下,所以要有“合理负荷”的意识。但这里说的“合理负荷”不是“马浏(Mabuchi)”电机的参数表“最高效率时的负荷条件”中所指的负荷。说到底,请注意是指的“特定的赛道上为了获得最好时间的最佳负荷”。对于改造型电机,本来就设计成线圈数少、以使大电流通过,在给电机加上负荷的瞬间会有数十安培的电流通过,因此很容易烧坏调速器,在这之前由于大电流而带来的升温发热(纯粹由电阻带来的)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产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干这样的事。


原文出处:
http://www.rct.ne.jp/contents/lab/motor/lab002.html
[em01]

精彩视频

  • 视频 时速过百 Traxxas Rustler VXL 泥地滑行
  • 视频 Traxxas Rustler VXL 挑战极限运动山
  • 视频 Traxxas TRX-4 征服加州荒野
  •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odeler 06-1-30 10:52
    给定磁场强度电流决定力的大小,所以总的说启动时电流最大是对的。

    导线一动就意味着产生反向电压,也就是导线的电流和电机的扭矩随速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电机最高能支持的速度由电压决定。

    当然还得满足欧姆定律。

    [ 本帖最后由 modeler 于 2006-1-30 10:57 编辑 ]
    引用 dezhiw 06-1-30 13:17
    不错   不错```对菜鸟来说又是一份惊喜``````努力  努力
    引用 wori007 06-1-30 13:36
    终于看到这样的文章了,感谢翻译的兄弟!!!!
    引用 kakui282621173 08-2-13 19:51
    引用 Tchaikovski 08-2-13 20:15
    正极碳刷磨损比负极快应该是常识吧?经过了线圈的电压降,负极的电压一定是比正极低,接触点所产生的火花也会比较小,损耗当然比较慢.
    引用 xlw2968866 08-2-14 11:15
    学习啊~~~~

    查看全部评论(6)

    产品推荐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