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1:49:0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wwhxynk 于 18-6-28 15:52 编辑

关于陡坡攀爬状态下轴效应的一些探讨及解决方案

文/隔壁老王

前言
在笔者自制2.2S的过程中,对法国前辈Toto Rax(Bad Rax)关于轴效应对陡坡攀爬性能影响的研究过程进行了翻译与重构。以译文为基础、笔者演绎为主体,结合日常观察与2.2S下地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形成本文。

鉴于本文属于对轴效应相对深度的研究,信息量偏大,为了控制篇幅也省略许多详细的分析步骤,对新手玩家来说可能阅读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空闲时阅读分析,也欢迎一起讨论。

本文大量引用了Bad Rax的理论及相关图片,为表尊重并避免侵权,提前通过邮件取得了Bad Rax本人的授权。

01.jpg

致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ngh @闲云帝 @改装达人 @大班长 等几位前辈的大力支持与宝贵建议,部分图片的拍摄由@YRD.苍瞳月夜 协助完成,在此向他们以及Bad Rax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

说明及前提
鉴于笔者缺少理工科背景,文中谬误不少。如果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欢迎指点与交流。

限于理论水平、硬件条件与测试难度,对轴效应的相关分析进行了简化,包括其中的力学分析和最终方案,均是理想状态,与读者各自车辆的攀爬情况或有所差异,仅供参考。

研究过程比较复杂,虽然最终对本文作了大幅压缩并简化了分析步骤,同时重要章节直接点明了结论,包括斜体小字部分也可全部略过不影响阅读。但囿于笔者水平,仍显冗长,如阅读体验不佳,恳请谅解。

如只需知晓解决方案,请直接阅读第四章、第五章。

注意,本文为基于陡坡攀爬的轴效应研究,而非调校车身姿态,且对平路高速起步或刹车状态下造成的车身侧倾,不进行相关探讨、也不提供解决方案。正文所述“轴效应”,绝大时候均代指陡坡攀爬状态下因扭力反作用(TORQUE TWIST)而产生的性能减益。

关于扭力反作用系统中更细致的力学传递分析,以及如何解决平路车身侧倾问题,以及更多的仿真类攀爬车姿态调校,欢迎参阅@NGH 的《轴效应的那些事》
http://www.rcfans.com/thread-989490-1-1.html)以及他的其他相关文章。

关于2.2S的有关内容,欢迎参阅
@改装达人 的《史上最难攀爬比赛场地》
http://www.rcfans.com/thread-993509-1-1.html
@闲云帝 的《教你打造最强攀爬轴车 ★2.2S★》
http://www.rcfans.com/thread-1041784-1-1.html
以及笔者的《2.2S轴强爬下地记》
http://www.rcfans.com/thread-1036298-1-1.html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1:51: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提纲

一、万恶的轴效应
——轴效应无法消除,只能尽量控制

二、轴效应的产生原理
——牛顿第三定律

三、轴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除传统方法之外,解决轴效应,还应该重点关注后桥及抗后坐角

四、当下控制轴效应的几种方案简述
    ——减重、调整车辆重心、减小阻力和干涉、调整前后桥传动比、减小传动轴角度差、调整悬挂阻尼、调整悬挂重心

五、关于抗后坐角(反蹲角)的详述
——调整抗后坐角以进一步延迟轴效应

六、附文:关于重心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的简单测量方法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1:53:36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正文

一、万恶的轴效应

在我们使用轴车进行陡坡攀爬时,轴效应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旦马达开始转动,轴效应就开始产生,但它在初始阶段并不严重、甚至观察不到,而随着扭力和阻力的同时增大,它会逐渐显现且呈几何级数增大,最终导致陡坡翻车。

02.jpg

而传动轴则是造成轴效应的元凶。

03.jpg

轴效应,通常指因扭力反作用(TORQUE TWIST)使攀爬车的底盘与车桥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二者之间发生相对水平角度的扭转。

这个过程可简单描述为:陡坡攀爬时,一侧前轮会逐渐抬起,如果持续加大扭力,车轮抬起会越来越高,至极限后翻车。

04.JPG

然而,至今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完全消除轴效应的方法,只能尽量地控制它。

为此,本文试图分析、归纳、总结一些常用方法,除此之外特别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1:55: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wwhxynk 于 18-6-28 16:05 编辑

二、轴效应的产生原理

轴效应产生的原理与经典力学中的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有关。

05.jpg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百度百科)

06.jpg

大家知道,攀爬车的动力学构件主要由 波箱/底盘+前后桥 组成。这三个构件的动力力传递是由两根传动轴提供的。

传动轴一旦开始旋转,它连接的部件(底盘和车桥)会同时向反方向产生反作用力。

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幅图,假设底盘和车桥在横截面上能自由旋转,那么在传动轴的作用力下,底盘和车桥会同时相对旋转——实际情况中,同样存在旋转趋势,但多数时候被悬挂阻尼和车辆自重抑制住了

07.jpg

直到陡坡攀爬过程中,因为车辆重心和悬挂阻尼发生变化,这个趋势得以具象化,即抬头

对于每根固定在车桥上的减震器而言,当轴效应导致其承受压缩力的同时,位于它对面的减震器就将承受拉伸力。

由于攀爬车在静置状态时,其减震器通常处于静置受力状态,没有产生扭力,因此无法观察到轴效应。

当车辆产生扭力后,由于反作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部分扭力反过来传递到了减震器。当扭力较低时(例如缓坡攀爬,或平路低速起步),攀爬车受到的阻力较小,减震器将把扭力完全吸收,此时同样无法观察到轴效应(在缓坡上将顺利前进,在平路上悬挂将非常平稳)。

而当阻力大幅增加(例如爬陡坡时,或平路高速起步),为了使车辆继续运动,动力系统提供的扭力也将大幅增加,这时减震器就会被压缩,直到减震弹簧所能吸收的受力(或者较软弹簧压缩到底后无法再吸收受力)超过了车身自重与摩擦力等相关因素相加产生的阻力,这时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轴效应。也就是底盘与车桥的相对水平角度发生了改变(在陡坡上前轮将抬头,在平路上悬挂将严重侧倾)。

我们通过对钻头的观察,也能很好的理解这个原理。当钻头旋转并顺利打穿材料时,它是牢牢固定在钻机夹头上的;但如果钻头被材料卡住,则要么它会相对夹头旋转、要么它会被拧花或拧断。轴效应同上。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1:59:4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三、轴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虽然轴效应最容易被观察到的现象是前桥某侧车轮抬起,但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来源于后桥

我们知道,水平角度的改变,会引起重心相对位置的变化(重心的绝对位置仍然是不变的)。

来看下面几幅图: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以上几幅图说明,在任何情况下,攀爬车在静置状态下翻车的极值,均是因为车辆重心位置位于支撑区的B线外侧(A线为前轮着地点垂线,B线为后轮着地点垂线,通常把A线和B线之间的绿色区域称为支撑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大家可以试一试,结合本文最后一章关于重心的测量方法,得出自己车辆的重心,然后锁死轮胎(抑制陡坡自然下滑),体验一下重心位于支撑区内和支撑区外的状态。

轴效应的作用过程同理。当车辆水平角度发生改变(行驶上陡坡)后,将产生三个变因:

——车辆重心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整车质量开始向后桥集中,随着坡度增大,前桥会越来越轻,后桥会越来越重(一个相对好理解的解释),重心发生水平位移;

——集中在后桥的质量将增大后轮的抓地力;

——不断增大扭力,会给后轮带来更大的牵引力。

以上三个因素的叠加,给后轮带来了更大的前进阻力。

按照第三定律,这种阻力反作用于整个传动系统,直至抵达前桥。于是,前桥就产生了反向旋转趋势。

此时,前桥承受的重量越来越小,反转力需要克服的重量也越来越小,轻易超过极限后,车轮抬起。

进一步加大扭力,车轮抬起的角度更大,由此带来车辆重心更加明显的水平位移。当重心水平位置越过支撑区B线后,翻车。

这里又产生了一个实验方案,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对比:

使用一台无OP的量产车型(无OP情况下,前后配重比偏向5:5的平衡状态),例如90056或90046。
1.拆除前传动轴,在极限坡度上行驶;
2.拆除后传动轴,在极限坡度上行驶。

通过对比,或许会出现一种有趣的情况,当车辆处在极限坡度时,拆除前传动轴,车辆的攀爬状况和原始状态相近,性能差异不大;拆除后传动轴,车辆的攀爬状况和原始状态相差较大,也就是性能骤降。(差异不大和性能骤降指二者相对而言)


为此,我们在考虑控制轴效应的解决方案中,应该重点关注后桥

接下来一章,是控制轴效应的几种不同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并不相悖、可以同时使用,区别在于每种方案都可能对车辆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重心的改变、悬挂阻尼的改变、车辆组件的重新设计与更换等等。因此,如何选择和取舍,在于玩家自身的需求和禁忌。

当然,即使同时全部使用这些方法,也无法彻底解决轴效应,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完全消除轴效应,而是尽可能地延迟轴效应的产生,从而提高车辆陡坡攀爬的性能。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2:08:4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wwhxynk 于 18-6-28 12:17 编辑

四、当下控制轴效应的几种方案简述

(一)减小阻力:调整质量和重心,充分润滑,避免干涉

直接说结论:减少前进阻力,将延迟轴效应。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减重,前移重心,前后6:4最好;下移重心,越低越好。这是最常见、最见效、也最容易实现的方法,也是对整体性能产生负效应最小的方法之一。例如,卸载你的备胎、去掉不必要的心情件,等等。

——还有这么一个说法,轴上重量,增1克嫌多

12.jpg

13.jpg


额外说明:对于6:4的质量比,是在众多前辈对攀爬车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得出的一个最优质量配比方案;它所影响的也不仅仅是轴效应,更多会影响到在攀爬过程中的重心水平位置变化情况。
单纯考虑减重,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关于质量、重心方面的内容,笔者将另开一贴阐述。


我们来看一段小视频:




这是GOM GR01在素车情况下的陡坡攀爬能力。应该说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量产车型的素车状态。为什么呢?

我们再看几张图片

14.jpg

设备前移

15.jpg

悬挂重心前置

16.jpg

超长轴距

整体设备前置、管架结构布局以及超长轴距的方案,使得重心大幅前移和下移。造成了甚至超过6:4的质量分布。这是其陡坡攀爬能力爆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种质量配比,如前文所述,也产生了负效应,就是降低了陡坡下行性能。GR01采取了断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鉴于目前普遍的轴车比赛规则,均对机械断传作出了限制,且断传会增加整车质量,因此笔者不建议完全参照GR01的布局进行调整。

——确保传动系统的足够润滑。例如齿轮系统、传动轴的伸缩系统、桥轴的轴承系统。并通过调整避免前后传动轴与其他组件的干涉。

17.jpg


——通过调整转向几何、舵量或桥上组件,来避免前轮胎皮与避震器、拉杆或其他部位的干涉;通过调整结合器、转向杯、轮毂,来避免轮毂与车桥的干涉。

18.jpg

慈溪王凌云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2: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膜拜大神精华帖……都是干货
yalin129181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2: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看完后 感觉楼主好屌 我完全看不懂 只是知道很厉害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2: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二)调整前后桥之间的不同传动比

@NGH在《Vanquish Products Portal Axle门式车桥总成评测》
http://www.rcfans.com/thread-1036319-1-1.html)一文中提到:

——接下来是一个新的结构部件,VP基于门桥后紧接着发布的减速齿套装(Currie Portal Overdrive Gear Set),注意,这个不是维修件,而是一个调整套件,它拥有更小的减速比。”

——门桥默认为1.67:1,调整套件为1.4:1。也就是说,提高了转速,这样如果装配前桥,可以让前轮转速适当提高。达到了类似比例断传的特性,陡坡上前轮获得更多的摩擦力,转向半径同时也能获得提升


19.jpg

这其中,有一点没有进一步说明,即前轮转速提高=前轮获得更多摩擦力=减小前后轮阻力差=一定程度上控制轴效应。

前后不等速传动,我们将之称为“类比例断传”,也是简单粗暴并可大幅优化轴效应的一个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让前轮比后轮转得更快。

测试发现,提高后桥与前桥的齿轮传动比,整车的爬坡性能将会得到提高,且轴效应相应地降低。由于前桥转速加快,因此能够抵消部分轴效应。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轴效应的影响,同时控制轴效应的作用。

同时,对于尚未使用VP门桥的玩家,网络平台上还有基于各种型号前后桥的不同传动比的伞齿/锥齿,例如幽灵可以选择后桥43/13T、前桥38/13T的配置,来实现类比例断传效果。

20.jpg 21.jpg

负效应:前后轮转速差的产生,将使轮胎磨损加剧。

呆呆口水流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8-6-28 12:18: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内江
这才是好货。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